robots
黄永富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黄永富 
部队: 雷达3团 雷达6团 北空 
部门: 技术处、司办 
职别:  
电邮: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所有篇目(共30篇)
 

这是对 黄永富 个人博客主页第 15025 次访问

黄永富 发表博客 30 篇,浏览总数为 82553 次,评论总数为 49 篇。

 

标题:

天网是怎样织成的——记雷达研究所起义与雷达部队的创建(纪念空军雷达兵成立七十周年) 

发表时间:

2019-11-10 22:15:18 

更新时间: 

2019-11-11 9:46:03  更新者: 方乃益

关键词:

雷达兵创业者  

天网是怎样织成的

——记雷达研究所起义与雷达部队的创建

(纪念空军雷达兵成立七十周年)


雷达研究所起义,给我军保存了相当数量的雷达设备和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军雷达部队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次起义,浙江大学师生谷超豪、张叶明、郑乃森、程嘉钧、范复礼、陈扬轩等,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功不可没。

 

雷达研究所概况


1945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雷达装备和台湾的全部装备均被国民党接收,但均遭破坏,不能使用。

19468月,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训令”:“降日所缴雷达机器,交由第六厅负责整修,并计划运用”。

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成立了“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分京(南京)区、台区两所:京(南京)区所,侧重训练雷达工作人员兼任修理;台区所侧重修理工作兼任训练。京(南京)区所于194715日,在水西门登隆巷10号成立,所长叶造甫;台区所于194721,在台北马场町机场成立,所长叶彦世。

为了掌握雷达操作技术,“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于1947年至1948年分别于台北和南京两地,举办雷达技术训练班,招考高中毕业生或具有一定电讯知识的人员。台北雷达训练班于19476月到10月培训出学员48人,南京雷达训练班于19476月到19483月培训出学员35人,大部分都分配到各要塞侦测队(即雷达站)任雷达操作员。

当时,在京(南京)、台二地先后接收日式雷达144部,但均遭破坏,需要修复才能使用。

另外,美军也将一部分雷达以剩余物资形式拨给国民党政府,19477月,国民党行政院拨给国防部美军剩余物资,其中SCR268雷达8部,SCR545雷达2部。以后美军又继续调拨给国民党一批旧雷达,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SCR270SCR527SCR584602等型号,这些雷达均集中在南京的马标。

“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建立后,即着手对雷达进行整修,至1947年底,整修出各种日式雷达共76部。

这些整修好的雷达大部分均发往国民党各要塞使用,除台湾各要塞之外,在大陆的有江宁要塞、江阴要塞、马尾要塞、青岛要塞、吴淞口要塞、南京狮子山要塞等。

1947年底,“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台区所的修理工作告一段落,根据国民党国防部第六厅的决定,台区所予以撤销,人员和设备并入南京所,所长为叶彦世。第六厅于此同时筹组雷达研究所。

19481116,根据第六厅的“训令”,“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改编为“雷达研究所”,派葛正权为所长,叶彦世为副所长,所址仍在登隆巷。该所成立时,有官佐56人(其中技术人30多人),士兵和工人96人,共152人。

 

雷达研究所起义


1948年底,国防部命令雷达研究所从南京迁往广州。

雷达研究所所长葛正权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不愿追随国民党继续打内战,想把这一批宝贵的雷达器材保存下来,但又不能抗拒第六厅的命令,于是他暂将雷达研究所迁往杭州,再伺机行事。

194916416,该所分七批迁到杭州,当时有官兵100人,携带器材1156箱和6部雷达整机。葛正权并在南京设立了一个17人的留守处,看守一时运不走的大部分雷达和器材(约1500吨),任命汪乃秩为留守处主任。

19493月,国防部再次下令要研究所迅速迁台,还以“违令严惩不贷”相威胁,同时答应给3万银元巨款作搬迁费。第六厅厅长见研究所仍按兵不动,就于45专程到杭州训示,其结果仍是没有人愿意跟国民党走。

我党早就认识到雷达对国防建设的重要,南京地下党对雷达研究所比较重视。1948年初,南京地下党员吕东明,了解到浙江大学毕业生、进步青年张叶明,其父与雷达研究所副所长叶彦世比较熟悉,浙大有一位进步同学程嘉钧已先在那里了,动员张叶明进入该所,进行团结科技人员的工作,争取他们不要跟国民党走。

张叶明按照南京地下党组织指示,说服所长葛正权,按命令做迁往广州的计划,实际到达杭州后就停下来,等待时机起义。

雷达研究所迁到杭州以后,张叶明又和杭州地下党员谷超豪接上关系。我杭州地下党组织根据谷超豪的汇报,把雷达研究所列为重点保护单位,并指示谷深入联系该所进步技术人员张叶明、范复礼、程嘉钧,通过他们进一步团结进步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孤立反动分子,发动护所斗争。

1949423,南京解放,24日留守处主任汪乃秩,副主任戴季江一同到二野司令部三局请求解放军接管该留守处。54二野三局派军代表贾鹤龄接管了雷达研究南京留守处。

194953杭州解放,雷达研究所起义成功。全部雷达、器材物资、车辆、文件档案都留下了,完整地为我军顺利接管。同时为新中国雷达创业,保存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194954,杭州市军管会主任谭震林派航空处处长王中笑接管了雷达研究所。

19495月,上海解放前夕,吴淞要塞雷达站分队长沈庭正起义,该站有日式四式、313雷达各2部,全部为人民解放军接收。

这次起义,浙大师生谷超豪、张叶明、郑乃森、程嘉钧、范复礼、陈扬轩等,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功不可没。

 

雷达研究所功绩


19499月,上海解放前夕起义的原国民党吴淞要塞雷达站分队长沈庭正,在淞沪警备司令部防空处组织领导下,利用国民党遗留的2部日本造四式旧雷达和8名技术人员,在上海市安国路76号原国民党高等法院一幢6层楼房,建立了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雷达队。101,开始担负对空警戒任务。

1950422,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正式成立(后改为雷达第101营),这是我军最早成建制的雷达营。

雷达研究所为电讯大队的5个中队,装备了日、美雷达10部,包括:日四式雷达2部、日313雷达4部、美SCR-602雷达4部。

连同上海的第一支雷达队的日式四式、313雷达各2部。雷达研究所为我军雷达部队的创建提供了日、美雷达达14部,包括:日四式雷达4部、日313雷达6部、美SCR-602雷达4部。

尔后,雷达研究所还修复了相当数量的美式雷达如SCR-270等,陆续装备部队。

雷达研究所先后有浙大校友:张本厚、张叶明、郑乃森、程嘉钧、范复礼、陈扬轩、谭大政、裘维炎、楼宇希、胡守仁、伍匡宇等共11人,分配至电讯大队担任技术员,占该部大专以上工程技术人员的七成。其中,除参与起义的张叶明、郑乃森、程嘉钧、范复礼、陈扬轩外,张本厚、谭大政、裘维炎、楼宇希、胡守仁、伍匡宇等则是后来参加的。张本厚是浙大高工,其余都是19461949届物理、电机系毕业生。

我军雷达部队的创建,雷达研究所提供了当时极为宝贵的雷达设备;雷达工程技术人员有不少是浙大校友。

雷达研究所起义,给我军保存了在当时极为宝贵的雷达设备,同时积聚了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为我军雷达部队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浙江大学师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功不可没。

 

雷达情报网的织成


可以这样说,没有雷达研究所起义,给我军保存了雷达设备和积聚了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就没有19499月第一支雷达队的成立,更没有1950422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的成立。我军雷达部队的创建,始必有所推迟。

19499月,我军第一支雷达队(安国路雷达队)成立,装备的是日四式雷达。

雷达研究所起义,为我们揭示,安国路雷达队成立时所装备的雷达,是当年“特种电讯器材修理所”至1947年底,所整修出的76部日式雷达中的部份。什么“通讯员发现雷达”纯属子虚乌有。

19503月下旬,苏军秘密抵达徐州、上海等地,组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区性对空防御系统,协助上海防空。苏军独立雷达营,分别部署于上海周围地区的南汇、启东、苏州及海盐等地。苏军4个雷达站,以及安国路雷达队,共同组成起了上海防空雷达情报网——第一天网。

1950422,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成立,共5个中队,分别装备的是日、美雷达。

1950525,上海防空司令部电讯营成立,安国路雷达队编为1中队,定海雷达队编为4中队,分别装备的是日四式、313雷达。

1950625,朝鲜战争爆发。中央军委决定,在东北地区建立雷达情报网。729,中央军委下令,调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前往东北执行任务。88,电讯大队从上海出发,奔赴东北。812下午16时,安全到达目的地——沈阳。820,全大队展开完毕,东北地区雷达情报网——又一天网正式建成。

19508月起,上海防司电讯营先后接收了苏军在南汇、启东、苏州、海盐和镇海等地,以及百老汇和徐州两处的雷达站。195010月又在吴淞口新建了吴淞口雷达队。上海防司电讯营共计9个中队,分别装备的是日四式、313雷达,以及苏式Π-3A雷达。上海防空雷达情报网,开始归我军人员负责。

195010月至19513月,由华东空司兼上海防司组建的一个辖3个中队的雷达营,以及从东北防司的一个中队,与从上海学习回来的京津卫戍区防司雷达营,合并为一个雷达营,共有6个雷达中队,分别装备的是日四式313雷达,及苏式Π-3A雷达。华北地区,以首都北京为中心,由天津跨渤海湾至山东半岛的雷达情报网——再一天网建成。

北自东北(含朝鲜)、经华北至华东,我国东部沿海,绵延数千里的天网——雷达情报网,就是这样织成的。

今天我们在纪念雷达兵成立70周年的时刻,不应忘记天网之所以能织成,当年雷达研究所起义的所有人员所作的贡献,特别是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浙江大学师生:谷超豪、张叶明、郑乃森、程嘉钧、范复礼、陈扬轩。


黄永富


20191110于福建泰宁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9-11-10 22:15:18| 阅读 4137
评论 (1)
 

标题:

防空部队参加国庆阅兵的一些回顾 

发表时间:

2019-9-30 0:15:57 

更新时间: 

2019-9-30 8:32:50  更新者: 方乃益

关键词:

庆祝国庆70周年  

防空部队参加国庆阅兵的一些回顾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片《光辉永存防空军》,提到1949101的开国大典上,“一支高射炮兵部队还代表防空部队,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根本没有这回事。

出现的画面,是1955年国庆阅兵的场面。受阅高射炮兵方队后面背景,是1954年扩建的北京饭店新(西)楼。

防空部队参加国庆节阅兵,最早是在1951年,但并不是高射炮兵部队,而是探照灯部队。属于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的探照灯第411团,除了光荣地参加国庆节阅兵外,还担任了国庆节晚上联欢活动的司礼任务。

参加国庆节阅兵的探照灯部队,当时出动的仅是跟踪探照灯,可能出于保密的要求,雷达探照灯没有出场。


195110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防空部队首次亮相国庆阅兵式。石少华摄


19537月,朝鲜停战后,志愿军部队陆续回国,属于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的高射炮第513团,一回国就接受参加国庆节阅兵任务。这是防空部队的高射炮兵(团)首次亮相国庆阅兵。

以后多年的国庆节,都有华北军区防空部队的高射炮部队和探照灯部队,参加国庆阅兵式。探照灯方队,也开始有雷达探照灯亮相。


1953101,朱德总司令检阅(高射炮部队和)探照灯部队。许颖摄


我于1954年初,调至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办公室任秘书,关于所属部队参加国庆节阅兵情事,有所接触。如探照灯部队的国庆节晚上的司礼任务,都有计划上报给领导审批。计划中除了所有灯站的部署位置外,还有就是表演的课目。司令部探照灯指挥室的一位参谋,在取回领导签字批准的计划时,给我讲解了表演课目名称,如:“绫罗伞”、“大旋转”、“凯旋门”、“擎天柱”、“大交叉”等。所谓“绫罗伞”,就是设在天安门广场中心的一部探照灯垂直向上照射,形成一束直冲云霄的光柱,周围的探照灯都照向此光柱离地面几百米的一点,形成一个伞形。这样,所有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联欢活动的人,都被罩在这一“绫罗伞”下。

阅兵方队的高射炮,都由汽车牵引,要求严格保持队形,四辆必须保持一条直线并排前进。在训练中,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一根铁丝,把四辆车(车前)的保险杠连在一起,司机就能比较容易看清楚队形是否一致了。这样要化好多钱,高炮团里的经费不足,不得不打报告给防司领导,请求拨钱。

所有参加阅兵的部队,开始分散在多处进行训练,如海军就在青岛。尔后在北京西郊机场进行排练,最后还要在天安门前进行演练。西郊机场的排练,白天进行;天安门前的演练,则在夜间进行。

西郊机场的排练,还有天安门前的演练,阅兵指挥部总要求受阅部队的上级领导机关派人员检查、指导和观摩。

1955年那次国庆阅兵,华北军区防空司令部仍有高射炮部队和探照灯部队派出。

9月中旬,阅兵指挥部发来通知,我部可以组织30人,观摩天安门前的演练。领导把此任务,交给司令部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安排我负责此事。我随即打电话各单位报名。由于此活动是在午夜,影响休息,而且有的人,年前也有参加过,报名人数未够30人。

那夜,由管理处派出一辆大卡,在东单广场集合上车。停车西华门附近,经由中山公园,到达天安门前观礼台。整个来的人,也并不太多。

演练正式开始前,可以自由活动,在观礼台前华表一带走动。不久,看到一队“标兵”走来,一个个按其规定的位置站停。1955年,实行军衔制,受阅部队提前授衔,因此,这些“标兵”,都带着与其军衔相当的肩章。开始只看到是“一颗星”,仔细一看是“两道杠”,竟然全是“少校”军衔。

演练开始,天安门广场灯火通明,随着一个个方队的走来,探照灯也进行其科目的表演。

我们关注的当然是高炮方队和探照灯方队,高炮方队有中高炮和小高炮,探照灯方队有雷达探照灯和跟踪探照灯。100毫米的大高炮,当时正在南郊集训,未参加此次阅兵。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9-9-30 0:15:57| 阅读 1392
评论 (1)
 

标题:

电视片《防空军(下)》的谬误舛错和史实失实 

发表时间:

2019-8-31 21:41:00 

更新时间: 

2019-8-31 21:41:00 

关键词:

雷达兵创业者  
本文是微信文章,点击下面的标题阅看,可以在底部评论栏中发表评论。

电视片《防空军(下)》的谬误舛错和史实失实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9-8-31 21:41:00| 阅读 1277
评论 (0)
 

标题:

电视片《防空军(上)》的谬误舛错和史实失实 

发表时间:

2019-8-31 21:39:52 

更新时间: 

2019-8-31 21:39:52 

关键词:

  
本文是微信文章,点击下面的标题阅看,可以在底部评论栏中发表评论。

电视片《防空军(上)》的谬误舛错和史实失实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9-8-31 21:39:52| 阅读 1170
评论 (0)
 

标题:

原雷达第311团在京部分战友聚会 

发表时间:

2019-3-12 16:10:21 

更新时间: 

2019-3-12 16:10:21  更新者:

关键词:

  

 

2019年3月11日上午,原雷达第311团在京部分战友举进行聚会。

原雷达第311团,前身为雷达第321营。1951年4月,从上海调来保卫首都空防任务的雷达营(另含东北的一个中队),与从上海学习归来的京津防司雷达营(1950年10月组建)进行合并,总参谋部发布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第121营”,后统一调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21营”。

1953年1月,雷达第321营,在全军首先扩编为雷达团,番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雷达第321团”。

“321”中首位“3”表示是“雷达”,次位“2”代表“华北”,末位“1”,序号。“321”就是华北军区雷达1团。后来,以“1”代表“华北”,“321”成为“311”。

今天参加聚会的陆如新、戎有为、黄永富三人是当年从上海过来的。谢文儒则是京津防司组建雷达营时,原205师特务营的老同志。何捷明、杨旭是老谢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接收的大学生。张克强、王洪琪是去上海学习的京津参军的中学生。朱泽维(本人已去世,其夫人特邀参加聚会)系来自东北那个中队。王振文、陈怀仁、徐绍伯、金守谦稍微晚些来到311团。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9-3-12 16:10:21| 阅读 2735
评论 (0)
 
   

共 30  篇,第1/6页 下页  末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3-29 10:34:5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