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尚东军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9连团部军训股 
职别: 股长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欢迎战友们来新乡 
所有篇目(共225篇)

标题:

对越轮战纪实  

发表时间:

2019-6-28 15:14:07

更新时间: 

2019-7-1 17:48:21  更新者: 尚东军

关键词:

  

  [这是对本篇第 2074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对越轮战纪实   

                                                            尚东军

1】出发前的练兵。

    我连的对越轮战时间为1982年6月23日至1983年6月11日。

    我自1968入伍一直在九连服役,从战士、班长、排长、到连长,有幸赶上参加对越轮战,当时我是收回要求转业的申请,全身心的投入各项轮战准备工作。

    班长李彦其记载:1982年5月13日至21日大练轻武器,22日组织全连到唐沽靶场去打靶,用卧、跪、立三种姿式实弹射击,干部使用手枪每人射击30发子弹;班长使用冲锋枪每人射击20发子弹;战士使用步枪每人射击18发子弹;每人投掷一枚手榴弹。

     5月23日开始,又请来陆军两名教练员,用3天时间速训了陆军三个月的科目内容。为了参加对越轮战全连指战员都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脏,四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多数人衣服磨破,身上多处流血,但模、打、滚、爬的练习劲头不减。指战员戴上配备的钢盔,就产生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面貌。

2】剃光头上战场,编梯队到宁明。

      80年代的青年爱留长发,而长发影响军容风纪,更不利战场救护,平时禁而不止留的长发,对越轮战动员后,多数战友都理成“光头”。原军务参谋梁涛战友在微信群里还回忆起九连剃光头去参加轮战的故事,剃光头的行动当时曾传遍上级机关,不少人现在还记忆不忘。

     由宴富贵等8人留守,1982年6月23日连队撤出天津民生阵地,摩托行军到张贵庄火车站(货场),装载火车实施铁路行军,8门火炮 与雷达 、指挥仪、发电机各一部及牵引车加上团机关的几台专用车组成一个行军梯队,这次与往年不同的是九连单独编为梯队,(因广西方向站台长度限制),个连队变梯队,连长成梯队长;指导员任梯队政委。

     由于战前多次演练,登平板专列的任务顺利完成。每部兵器留下值班人员,其他人员都乘闷灌车厢,闷罐车厢比较宽松,每人都能打开被褥,撑上蚊帐,有利长途行军。

     一排长尹建荣回忆说:在火车上,开始大家进入了战斗氛围,没有说笑,连队领导觉得过于紧张,就组织文娱活动,以正常饱满的战斗激情去前线参战。

      南下的军列,分别在石家庄、信阳、株洲等地停车用餐,由司务长王桂元结算当餐饭费并报下次用餐的数量,最后的午餐是6月27日在南宁火车站附近的军供站用餐,到达宁明火车站是下午4时,再改摩托行军去占领指定的阵地。

3 第一个阵地(明江战事)

     1982年6月27日晚7时我连到达位于宁明县城东南8公里的明江镇附近的阵地,该阵地北侧是一排营房,房后是高高的桉树,紧靠着公路(现是322国道);东侧约2公里是营指挥所;南面和西面是开阔地,距离中越国境线十几公里,是射击的主要方向。

      进入明江阵地后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打越军窜入我国领空的敌机,并有针对性制定了“以快制快”射击方案及操练。

     我连“抗美援朝”及“援越抗美”的战斗经验证明,高炮部队打飞机的战斗,靠的是30秒内的硬功夫,一般战斗都是1分钟内完成,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其飞行速度更快,高射炮兵必须练就一套“以块制快”的硬功夫,才能完成任务。

      在中越边境打越军的“擦边飞贼”,犹如,接打乒乓球的擦边球,十分难掌控,其偶然性极大。我连有针对性的开展“以快制快”的战术、技术训练就是为适应其战斗需要。

     如何“以快制快”?一是靠群策群力,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二是凭多年积累的高炮专业知识,再加上多费心,勤动脑,常摸索,一秒一秒地去抠,抠出成绩,就能练出硬功夫。

     因此,就重新制定了“以快制快”射击方案并进行反复演练;经“以快制快”的战术、技术操练,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得到营、团的认可及推广,毫无夸张的说,在对越作战及训练中,我连战术技术是一流的。

     刚到明江阵地不久,一次越南飞机突然窜入我国境内数公里,全团唯有我连雷达及时发现并跟踪了敌机,连队各项射击准备虽十分充足,但由于敌机距离超出我连的有效射程(8000米)无法开炮射击。

      一等战备结束后,雷达班长许家良被接到前线指挥所汇报情况,并标画出了敌机飞行航线图,受到上级领导的赞扬。许家良是超期多年服役的老骨干,技术一流,又经“以快制快”的特别训练,带领全班在关键时候,为我国外交部抗议越南飞机入侵我国领空提供可靠数据,为团(营)连挣得了荣誉,曾作为广空参战部队的代表,出席当年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成为全团先进劳模。1982年底总结时,连队集体及许家良个人分别荣立三等功,我也有幸沾光评了三等功。

     遗憾的是,越南飞机被我高炮、导弹部队的气势吓破了胆,只是在其境内沿国境线的空域飞行,敌人心知肚明,我国空域好进不好出,进来的结果一定是有来难回。

     我军飞机有飞行时,连队同样进入一等战备,李彦其日记:7月27日下午4时,我军飞机歼六进入越南侦察,同时起飞四架,其中三架是掩护机。

     1982年8月6日晚8点10分至40分,前线部队进入一等战备,从上到下都十万分紧张,目标就在宁明县城上空,分布多处,有不少连队捕住目标,炮弹都压进了炮膛,仔细观察的结果是越军施放的气球。

     其次的任务,是防止越南特工偷袭。

     7月26日至30日,请来边防独立三师侦察团的两位班长到我连讲解:如何防止越军特工队的偷袭?教授我连陆军战术、技术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练习。

     防止被毒蛇咬伤也成了一项重要任务。当地毒蛇很多,多次打开炮衣都发现了毒蛇,到营部开会要拿上一根2米多长的棍子,“打草惊蛇”行进。有一天,雷达天线的防雨罩布上也有毒蛇高高在上,忘记是雷达班那位战友处理了。

     南国6.7月的太阳光照极强,各种兵器都被考晒的滚烫,长时间的一等状态,指战员得在炮上、指挥仪上、雷达内操作,造成大量出汗脱水,常有战友晕倒,防暑降温仅靠人丹、清凉油不行,必须搞好伙食,明江阵地离县城较近,买菜方便,物价也不贵,总的印象伙食较好。但有一次买来的牛肉虽然是0.8元/斤,没有烧熟,嚼不动,我批评了炊事班,要求整顿改正。

 4 第二个阵地 㟍战

      在明江阵地精心备战了三个月,越军飞机就是不进入我国境内,没有机会打下敌机,偶然有一次进入我国境内,也因距离太远,火炮射程达不到。所以,上级命令把阵地转移到靠国境线更近的峙浪山头,1982年09月30日,我连顺利转移到位。

      我连的峙浪阵地部署在一座山头上,北距营指挥所山头约1000米,东南方向1000米是某地空导弹营,西南山脚下是一河流,水流潺潺,不下雨时水质清透,因天气炎热,曾有个别战友偷偷下山去洗澡,后因敌人在水中施放病毒,有人洗澡后患病,才得以禁止;东边500米的半山腰是司务长、伙房及炊事班的帐棚;各战斗班住宿的帐篷,靠近其兵器下的山腰处;我和指导员张贵林及文书沈柏峰的帐篷在指挥所南侧山腰;雷达 指挥仪 指挥所在附近的掩体内......。峙浪阵地的战事很多,我仅能回忆起如下碎片:

    ( 1)抓头等大事,保护好自己,消灭敌人

      峙浪阵地距离国境线约5公里,防止越军特工队的偷袭成了主要任务,高炮阵地分布面积较大,兵器间距百米以上,晚上的站岗放哨成了头等大事,每岗一个建制班轮流并配发了子弹。

     其次是构筑兵器掩体,各种兵器的掩体都构筑成半露天的,即不影响器材使用性能,又能防止敌人的侦查、破坏。构筑的工事掩体外部种植草被以作掩护,工事内用彩色小石头镶写些标语口号,以鼓舞士气。炮排长尹建荣回忆,当时镶字最多的口号是:“为国捐躯光荣!”

(     2)搜捕越军特工。

       敌情通报:部分越军特工潜入我国境内,妄图对我军进行武力打击,要求连队对阵地周边进行搜查清理。

     阵地山头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及茅草等植被,高2-3米,就是隐藏越南特工也很难找到,为了安全,就是挖地三尺也得找到目标,副连长熊明杰带队搜寻时脸被刮破,鲜血直流,还继续坚持搜索;不少战友衣服被挂破,汗流浃背,坚持反复梳理寻找,仅搜索出几只山猫和一只猪。

    (3)指战员多人遭到雷击。

     中越边境地区属于雷电多发区,特别是夏季,雷电事故频频发生,1967年我连援越抗美的时候,因雷击曾牺牲了2位战友。这次在峙㟍阵地,虽然学习并掌握一定的防雷电知识,也难免遭受雷电的伤害。雷达班长许家良、标图员赵银、报话员张平,排长尹建荣等回忆:有一天下午3时,连队进入一等战备时天很怪异,出着太阳还下着雨,突然一声炸雷,所有带耳机的指战员都被雷电击中,不少人的耳机被甩掉,副连长熊明杰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家乡话;“我的妈呀!”;尹建荣排长的耳机被甩出,他打了几个趔趄,险些摔到;指挥排、雷达排及其他带耳的指战员都受到一定伤害,万幸的是无大事故发生,但许多参战人员因雷击损伤使听力过早降低。

   (4)战地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

      由于在原驻地及明江阵地的刻苦操练,连队战术技术基础已基本坚实,转移到峙浪山头阵地后,无需再过多重复训练,无论是对空打越军飞机,对地防御越军特工偷袭,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方案,说得上是轻骑熟路了;一专多能训练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连队战斗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不能老一套永远搞战术、技术训练,得从长为战士们着想,经党支部研究,依据每人爱好和师资情况,请能者为师,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就聘请李彦其班长为《修表组》老师;聘请孙志强班长为《乐器组》老师;还有《烹饪组》,《无线电组》《电工组》等。连队内部形成拜师学艺的好风尚,要求每人要学一.二项技艺,学会了技艺,到地方会有发光的时候,年轻人好学上进,懂得学会艺不压身的道理。如指挥仪测手王忠超到部队才开始识乐谱,练拉二胡,2012年我到新昌聚会时,看到他对不少乐器及书法造诣颇精,对胜任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很有帮助。

     我连开展的“军地两用人才”自学及培训,得到上级的重视,老团长张金聚,政委刘廷瑞来连队调研,赞扬九连在轮战间隙搞军地两用人才培训走到全团前列。记得那天在连部帐篷用餐,记不清是谁拿出了箱底好酒招待二位首长,那时候内地名酒短缺很难买到,到了宁明县很容易买到而且价钱也便宜,有的干部就花钱买2瓶名酒存放在箱底备用。

     刘政委说:“会喝不喝是傻瓜,喝多喝醉是糊涂”,意思不能喝多,这话我牢记至今,每当喝酒就讲给朋友听,少喝不酗酒。

    (5)生活趣事。

       我仅有的一次,到附近村去办事作客,体验了一把“峙浪人喝酒”的独特方式,把酒盆放在餐桌上,用调羹喂客人喝,也算是了解到当地的酒文化吧!

     在峙浪阵地我第一次吃到了蛇肉,老广邹建中送给庞军医一碗清炖蛇肉,庞医生就借花献佛,请连部人员品吃蛇肉,说吃蛇肉能解百毒。

     存放食品的帐篷,鼠多为患,炊事班长于月贤组织进行大清除,逮了不少老鼠,听说也烹吃了。

     靠炊事班帐篷附近,是上下山的路口,我遇见挑了一担菠萝的光脚妇女,两筐菠萝约25公斤,她不懂汉语,伸出五指头比划,我用五元钱买到那2框菠萝,放到铺板下,帐篷外就能闻到菠萝的香味。副连长0.8元/市斤买了几斤大料,再去给我购买时,已涨价到1.2元/市斤,在峙浪购买的几斤大料,我舍不得吃,保存了30多年,算是一种念想。

     1982年12月3日,空政歌舞团到峙浪前沿阵地慰问演出,为了战备,部队分批到导弹营附近的平台观看,我连和导弹营部分战友观看了第三场演出,许多战友还铭记朝鲜族女歌唱演员金曼的美妙歌喉。

   (6)新老接替 确保战事安全

    1982年的老兵复原也是在峙浪山头退伍回乡的,记得有:将大根,邓伟国,杨松林,郝俊安,王庆良,陶永利,王顺良,徐石波,连锦龙,田连启,陈亚伟,邱士堂,刘春忠,王锦芝,赵宝林。他们复原退伍时写的《自我鉴定》及连队领导签字都有“参加轮战”的内容,现在他们多数享受到了参战待遇。而继续轮战到结束的战友,回天津后,由于人员变化,退伍时写《自我鉴定》及连队鉴定,都无“参加轮战”的记载(包括我本人在内),这种失误,造成不少战友不能享受参战待遇的遗憾。

     老兵复原后,连队战斗人员缺编,在天津训练的83年新兵提前补充到连队,(补充人数和复原人数基本相等),连队及时对战斗人员进行了调整,文书沈百峰保存的《轮战花名册》,(见附件)就是在峙浪山上人员调整后的花名册。花名册上干部名单是我回忆补加的。

     为使新兵尽快担负作战任务,制定了新兵突击训练措施,在老兵传、帮、带,下,新兵很快就能担负起打仗任

     (7)战地伙食,高编高配。

     轮战伙食管理是大事,副连长、司务长认真负责,高标准,严要求,炊事人员总是挑选最能吃苦耐劳的优秀战士,炊事班长更是优中选优,轮战前期的于月贤班长,后期的王福利班长,把伙食调理的井井有条,每周有菜谱,餐餐细安排,过节有会餐。军需部门调拨的红烧猪肉大罐头,鸡蛋粉,脱水菜现在想吃也难吃到了。1983年在峙㟍山上过春节,地方慰问品是当地特大粽子与烧火劈柴,各班都分享了峙浪的特色大粽子,有肉馅、豆沙陷,每个粽子重几斤,难忘峙㟍特色大粽子。

    (8)紧急转移。

      1983年4月13日晚上11时左右,营指挥所通知连长、指导员立即去开会,我和指导员张贵林立马赶到,接替张团长的常金田团长直接命令:“回去立即动员,4点前必须秘密撤出阵地,不准有亮光,不得有大的响动”。马士民付营长负责车辆分配,赵子华营长等候在电话机旁,等待接受最后的撤离命令,同时执行战场纪律。

     我连早有预案,桉级叫醒指战员,简单动员后,即按“转移预案”行动,由于部队训练有素,在不用照明,摸黑中秘密、安全、提前撤出了峙㟍阵地。

     转移阵地是特别辛苦的战事,所有器材都要装车拉走,每班几十箱炮弹,每箱近百斤;备用炮身重千斤;备用电缆等;大米每包200斤;帐篷拆卸打包等等;还要把兵器转入行军状态,摸黑挂兵器的牵引钩,都是重体力活。

     当时的作战参谋胡铁铮随常团长到峙㟍阵指挥转移,曾回忆说:我看到,一位身材瘦小的小战士扛着200斤重的大米袋装车,累得不行了,躺在地上大口呼吸,然后又跳起来继续…。可想而知,一次转移阵地,指战员们要付出多少汗水!

     按上级安排,留下副连长熊明杰,报话员张平,于月贤,张凤山,来根里等做善后工作。他们挖了防空洞,待在防空洞里不准随便出来,甚至不准生火造饭,确实让他们紧张、辛苦了十来天。

      报话员张平回忆当时留守峙㟍阵地的情形:部队撤离后,我们按上级命令,要求两人一组连夜挖防炮洞,天亮后就待在洞里,连续一个星期,晚上站双岗,防越南特工,前三天不许生明火做饭,我们在极度恐惧中渡过前半个月,后来形势明朗了就好了些,这是我一生中最为恐惧但终身难忘的经历。

     大部队紧急向后方转移的真正原因,始终未作正式传达,这个迷我当连长的也不清楚,反正得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后来听说:我军计划武力打击越军,为防止越军报复,才命令高炮、导弹部队紧急撤出,之所以留下部分人员,上级并没有放弃峙浪阵地的计划。

     把“阵地防空”的高炮、导弹部队部署在靠边境线4公里处的作战部署,实属“大炮上刺刀”的非常战法,在我军高炮历史上也是首次的冒险行为,不再返回“峙浪”阵地才属于正常思维。留守人员不及时安排归队,更是不可理解。

     紧急转移的车队,由指挥车引导开拔奔向新阵地。牵引雷达的解放30汽车行进到岷江江岸时发生故障,在战势非常紧张之时,只好留下雷达班看护,其他车辆继续行军,等到中午11时左右,上级调来了陆军的红岩车,才把我连的解放车专用车和雷达一块拖到甫昔阵地。

      雷达班长许家良回忆说:在那个危险的时刻,最能增强记忆,当全连战友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一个班,我心里有说不出嗞味,团领导来了还向我发火,但牵引车不是连队和雷达班管的,平时维修和保养都是由汽车连进行,我们也很无奈。雷达技师何曙光曾回忆说:那个老解放汽车,质量非常差,平时也不用,用时开不动。

 

5 第三个阵地  城北甫昔战事

     紧急转移到何处?事前上级并无勘察好要占领的阵地,一直到上午10时左右才到达宁明县城北一处高地停车,有关领导告诉我,路左侧那片新翻的大土疙瘩地,就是“新阵地--甫昔”。

     阵地北侧是开阔地,西侧是菠萝田,南侧约500米是凹地,凹地中间是黄泥水坑。这坑黄泥水成了我们九连的救急源泉,高级饮品,即解渴又充饥。

     连、排长在侦察班长沈亚刚带领下为火炮、指挥仪、雷达、发电机、指挥所划定具体位置,作上标志;再由各班长领牵车拉兵器到位,新翻的土地上,土疙瘩如脸盆大小,不搬开土疙瘩,牵引车根本拉不动兵器,于是各班有的搬,有的拿大锤砸土坷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兵器拉到位,然后卸车;作射击准备。

     连队人员自13日晚11时开始撤出到14日上午11时都是超强度劳动,而四月中旬的中越边境,正是旱季,骄阳似火,天然异常炎热,指战员汗流浃背,军衣全湿透。指战员们饥渴难忍,为了保持体力,不得不到凹地水坑里渴些黄泥水,我也同样去喝了2饭盒,不是饥渴到了极限,黄泥水谁能喝得下去?当时喝黄泥水感觉即充饥又解渴,确实能增加体力,成了继续做各种射击准备的加油站。

      将近下午1时,各班射击准备基本就绪,抛锚的雷达车也归队并做好了打仗的准备,考虑战友们都很累了,我就安排暂时休息,等待饭后再继续干。因饭还未做好,累坏的一些战友就钻到炮盘下,避免烈日烧烤,我也在雷达车旁乘凉。

     恰在这时,杨副团长来检查工作,当他看见有的战士躺在兵器睡着了,就大发脾气,找到我很批评一顿,我很无语。

    甫昔阵地第一餐午餐,吃的是黄泥水焖大米,饭后继续整理阵地,安排宿营,一个崭新的营区初见雏形。

    4月16日宁明县商业单位到阵地为部队售货,附近的马路边开始有卖西瓜的商贩。

     5月8日至10日有个空六军摄影干事****到我们连战地采风,重点拍摄在轮战间隙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情况。那位记者和蔼可亲,像一团火,深入班排与指战员亲密沟通,他毫无架子,给指战员拍摄了不少照片,后来有送到送到连队,九连指战员现在还保存着他的不少作品,他在九连心目中留下美好印像,每当看见那些照片,都想起空六军那位摄影干事的高大身影。

     我连两用人才培训组进行了表演,摄影干事收集不少素材,称赞李彦其,孙志强等人自学成才又甘当师傅的好风尚及奉献精神。

     随着轮战结束日期的接近,团后勤联系到宁明华侨农场生产加工的菠萝罐头,其价格便宜,小桶/几角,大桶/1元多。连队及部分个人都购买了一些,一是在火车上吃,二是准备带回家,因内地当时买不到这种罐头;还有刚上市的西瓜,内地要2个月后才能成熟;个别人买些桂林三宝(即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及自逮晒干的蛤蚧。

    6】轮战历的历史意义。

     1983年6月11日,指导员作轮战总结和准备回津动员,中午11点离开广西宁明莆昔阵地,下午五点半从宁明县火车站上火车踏上回津之路。

     6月16日早上7点到达天津张贵庄,10点到达民生村原营房驻地。17日至21日为就绪工作和休息。22日全团开庆动大会,晚上全团统一会歺,团里给每个战士增加会餐费一元五角。

     到中越边境参加轮流作战,是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其意义不仅仅是让军队在残酷的环境中受到锻炼;更深远的意义是制止了边境安全局势的恶化,令对手越发忌惮,对赢得了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振奋了国民士气,凝聚了全国人民团结前行的步伐,使国家顺利完成了关键的战略转型;创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大格局,创建了中国崛起复兴安全的基础。

     我连以自己的芳华青春显献了国威军威,担当起了军委交给的重任,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贡献了微薄之力,为今天这般强大的中国尽心尽力了。我们无愧!我们骄傲!!

      轮战任务圆满完成,不能忘记借调的指战员们的贡献:三营教导员李明喜是从5团借调的;1.2营指挥排也是从兄弟部队借调的,我连指挥仪班长叶海民是从7连借调的,上级总是把最好指战员借调给参战部队使用,他们的表现一般都十分突出,而在轮战返回原部队驻地后,往往被忽视,成了无名英雄。

7】后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连队返津后,参战人员要补探亲假;连长、指导员调走,老兵急于复原退伍,许多战友的《鉴定》都没写上“参加轮战”的内容,不但战士没有写,干部同样也没有写。我们年轻的战友在连队是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无私贡献,根本没想到任何索取,更不会想到档案里没有参加轮战的内容,就不能享受“参战优抚”待遇。

     党和政府关心参战老兵,制定了优抚政策,但是由于当时不重视“留档”,部分战友被排除在外,看到同时入伍的战友,甚至比自己早复原退伍的战友得到“优抚”,心里极度不平衡,有的战友委托轮战时的8班长刘代红(时任师高炮科长)开“参战证明信”,后来有关部门不准再开,致使不少战友至今享受不到参战待遇。

     但愿我写的回忆录,能起到证明作用,帮助参加轮战的战友享受到“参战待遇”。

 

                                                                                       2017年12月29日

 

  

评论(共 2 篇):

  评论者: 尚东军

发表时间:2019-6-28 17:13:42

谢谢战友夸奖。
较长时间不发表文章,图片也发不上了。站长的夸奖,我很惭愧。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9-6-28 16:04:22

写的非常好呀!点赞。   

 
   

共 2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19 9:15:2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